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称施州,[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首府驻恩施市,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1]截至2022年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340.24万人。[7] 恩施州是中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属云贵高原东部延伸部分,[1]州境绝大部分是山地,惯称“八山半水分半田”,州境整个地势呈西北、东北部高,中部相对低。[16]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垂直差异突出。[3]春秋时期恩施州属巴子国范围,战国时属于楚国领地,秦朝隶属黔中郡,汉代属南郡和武陵郡,唐代、宋代元代均属归州巴东县,1949年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7][18]截至2022年,恩施州下辖2个县级市、6个县。[6] 恩施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巴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土(家)苗风情文化等多种文化。[19]唐崖土司城址是恩施州土司文化的代表,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三里城遗址是巴人先祖禀君故里,是迄今世界保护最完好的巴文化活化石。[21]恩施州境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22]有着工农红军第四军旧址、中共湘鄂西特委大村会议旧址等红色遗址。[23]恩施州是多民族居住地,民俗文化丰富,宣恩薅草锣鼓、土家族摆手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4]恩施州是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5]截至2022年末,恩施州A级景区数量已达35家,其中,有恩施大峡谷景区等国家AAAAA级景区3家。[26] 2022年,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02.2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18.0:26.5:55.5。[7]特色农 业、富硒[xī]产业、生态旅游康养等是恩施州经济支柱产业。[27][28]恩施州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优势资源,有着“世界硒都”的美誉。[29]恩施硒茶成功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恩施州成为全省唯一获得国家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市州。[30]恩施州处在武陵山区腹地,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华中入西的要冲和川渝东出的门户,素有“川鄂咽喉”之称。[31]州境内有4条铁路、[32]5条高速公路、7条普通国道交织,[33]有长江巴东港、清江恩施港2个省级重要港口,[15]有恩施许家坪机场,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2]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