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

唐朝大臣、文学家、哲学家
李翱(772—841年)[1],字习之,赵郡(今属河北)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唐代哲学家、文学家[2][1],曾历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礼部郎中、中书舍人、桂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3]。文学主张与韩愈相近,时称“韩李”[1]
据《新唐书》本转记载,李翱出生于名门望族陇西李氏,乃“后魏尚书左僕射冲十世孙”。父楚金,贝州司法参军[2]。李翱为贞元十四年(798年)进士元和(806—820年)初年,为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再迁考功郎。因斥李逢吉之过,出为庐州刺史。大和(827—835年)初年召为谏议大夫,拜中书舍人,转检校户部尚书。后又出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元年(841年)卒,谥为“文”,世称李文公[4][5]
李翱主张文章要义、理、文三者并重,“文以载道”是他文学主体的核心[5]。曾从韩愈习文章,积极参与古文运动,尊孔崇儒,公开排佛,认为孔子是“圣人之大者也”,主张人们的言行都应以儒家的“中道”为标准。亦善易,论说以取义为主,撰《易诠》三卷。其他著作有《论语笔解》《五木经》及《李文公集》等[4][3]

人物生平

[áo]幼时在儒学上就很下功夫,博雅好古,创作的文章崇尚清峻慷慨的风格。贞元十四年(798年),考中进士科,授任校书郎。三次升迁做到京兆府司录参军。元和初年,担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十四年(819年),太常丞王泾上疏请求取消朔日望日在太庙献食的礼仪,皇帝下诏叫百官商议。议论的人依据《开元礼》,认为太庙每年只有礿[yuè]、祠、蒸、尝、腊礼,共五次祭祀。天宝末年,唐玄宗命令掌管膳食的尚食局在每月朔日望日储好平常食物,又命令宫闱令到太庙去进献食物,以后这便成为常制。从此朔日望日皇帝便不临朝听政,和大型祭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