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冰期

明清时期的寒冷期
小冰期(Little Ice Age)是指公元15世纪到公元19世纪全球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在中国,这段时期处于明清时期,因此也被称为明清小冰期。[1][2][3]
公元1939年,美国科学家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 E. Matthes)首先提出“小冰期”的概念。明清小冰期的起止时间说法不同,学者王绍武等人认为明清小冰期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开始,到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结束。气象学家竺可桢认为中国小冰期分三个冷期,即成化六年至正德十五年(1470年—1520年)、泰昌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620年—1720年)、道光二十年到光绪十六年(1840年—1890年)。[4][5][1][6]关于小冰期形成的原因说法有多种,如太阳活动说,火山喷发说。[7][8][9]竺可[zhēn]等人通过研究推断15世纪开始中国进入冰期寒冷时期,17世纪初中期即明末清初为小冰期最盛期,明清小冰期的气候总体呈变冷的趋势,其间有频率不同的冷暖波动,小冰期的降温呈现山区向平原、西部向东部传播的趋势。[2][3]
在明清小冰期,冰冷、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疫病暴发、流行。[10][11]同时这种极端的气候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使明清大部分时期粮食减产,百姓生活艰难;国内盗贼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明朝末年关外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入侵,进行掠夺,影响明清政权更迭;明清时期农牧过渡带有所推移。[12][13][14][15]

名称由来

公元1939年,美国科学家弗朗索瓦·埃米尔·马泰(François E. Matthes)首先提出“小冰期”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a]最暖期之后,自公元13、14世纪开始,在经历了一个相对温暖期,全球气温从16世纪至19世纪间下降到一个周期性历史低点的过程。这一阶段的寒冷期在古气候学领域里叫作现代小冰期,这正是中国明清时期,因此也称“明清小冰期”。[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