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唐代诗僧
寒山,字、号均不详,出生约734年,逝去约833年,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是中国唐代著名诗僧,在诗学、美学等方面造诣颇高。[1][2]清代雍正年间,雍正皇帝将寒山封为“和圣”。[3]在民间他以“文殊”“和合二仙”(与拾得合称)的形象为人们所敬仰传颂。[1][2]
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2]寒山经常在山林间题诗作偈,后人将其辑成《寒山子诗集》3卷,《全唐诗》存诗312首。元代传入朝鲜日本,后译成日、英、法文。[4]
寒山诗在北宋熙宁年间传入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开始流行,既是禅诗之宗,也是隐逸诗之典范。对日本诗坛、日本社会拥有较大的影响,明治以后还形成了“寒山文化”。[5]

人物生平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自号“寒山”。他以桦树皮作帽,破衣木屐,喜与群童戏,言语无度,人莫能测。常至天台国清寺,与寺僧丰干拾得为友,将寺院残余饭菜倒进竹筒,背回寒石山维持生活。布糯零落,面貌枯[cuì],言行若疯狂,好吟诗偈,皆表现佛教宗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