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南运河水系

海河流域五大河系之一
漳卫南运河流域是海河流域五大河系之一,涉及晋、冀、鲁、豫四省及天津市,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本流域上游有漳河卫河两大支流。河北省境内漳河、卫河控制流域面积3732平方公里,本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5O毫米。

简介

历史上的漳卫南运河,航运发达,水体清澈,承担着供水、航运、行洪、灌溉等重要功能,抚育了沿河一代又一代人民,也孕育了漳卫南运河光辉灿烂的历史。
漳卫南运河的农田水利工程起源很早,可上溯到先秦时期。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出现了大型的引漳灌溉工程--引漳十二渠。以后历代都有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出现,但规模不大,发展速度也不快。元代以后,由于漕运的发展,农业生产用水不能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亦受到种种限制。此外,由于河流洪枯悬殊,农田水利的发展也受到水资源时间分布制约,就地域分布情况,以上、下两段农田水利开发较快。
漳卫南运河水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开始于建国后。五十年代兴建四女寺枢纽、共产主义渠及刘庄闸。由于人民胜利渠共产主义渠等引黄济卫工程的投入运行,促使冀、豫、鲁三省在沿漳卫南运河兴建引水闸涵、扬水站,发展灌溉。1958年3省共兴建涵闸74座、扬水站3199马力,提引水能力达1184m3/s,据不完全统计共灌溉农田37.5万hm2。1959年,三省在沿河又增建引水闸涵、扬水站100余座,共灌农田约63.5万hm2。1960年年底,沿漳卫南运河共有引水涵闸140座、涵管137座。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建岳城水库及其民有灌区、漳南灌区。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后,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更掀起了治理漳卫南运河的高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卫运河扩大治理、漳卫河扩大治理时,新建、改建大量涵闸、扬水站,特别是兴建了卫运河祝官屯枢纽,漳卫新河袁桥、吴桥、王营盘、前罗寨、庆云、辛集六座拦河闸以及德州市修建的七里庄拦河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卫河扩大治理工程,新建、改建部分涵闸、扬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