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喜

东汉初书法家
曹喜(生卒年不详),字仲则,扶风平陵人(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一带),东汉著名书法家,汉章帝时代(公元76年至公元88年)[1]担任密书郎。[2]
曹喜擅长篆书和隶书,他写篆书时,对自己的写法进行了夸张的艺术处理,使下垂笔画细如悬针,叫“悬针篆”;在下垂笔画末端作点缀,叫“垂露篆”,[3]并由此开创了中国书法中的“悬针”“垂露”写法[4],该写法是小篆书法的新流派,对后世书法影响极大。[2]
晋朝卫恒所写的《书势》评价曹喜:“曹喜善篆,少异于斯,而亦称善,邯郸淳师焉”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卷中也写到:“曹喜篆隶之工,名天下”,又评价他“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其小篆、隶书入妙品”,并把曹喜的书法与邯郸淳、刘德升等同列为第一等。[2]

人物介绍

曹喜,字仲则,生卒不详,东汉扶风平陵人,汉章帝时为秘书郎。工篆、隶,擅长篆书,尤以创悬针垂露之法著名。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汉建初中,曹喜善篆,少异于(李)斯,而亦称善。”北魏江式论书表》称曹喜篆法“小异(李)斯法,而甚精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曹喜书如经论道人,言不可绝。”唐张怀瓘(guàn)《书断》卷中曰:曹喜“篆、隶之工收名天下。”又曰:曹喜“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并将其小篆、隶书归入妙品。张怀[guàn]书估》列曹喜书为第三等,与邯郸淳刘德升等同。曹喜书迹不存,著有《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