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峪村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下辖村
水峪村隶属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白鹿泉乡,东距石家庄市区20公里,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为2012年公布的第一中国传统村落之一。水峪村因村内多泉水而得名,其民居具有典型的太行山区传统民居特点,具有一千多年的建村历史。[1]

历史沿革

据《获鹿县志》记载,水峪村始建于元代,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中主要有聂、梁、东、赵、刘、张等姓氏。水峪村共有400多户,1200多人,是白鹿泉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子。

历史文化

在水峪小学大门的对面,有一座建于明朝时期的观音堂。观音堂的北侧,是一座戏台。观音堂中,存放着一块木匾,木匾上写着四个大字“阳春白雪”。这块制作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匾,是郑家庄的戏迷送给水峪丝弦剧团的。水峪丝弦至少有200年的历史。《获鹿县志》记载,清同治七年(1868年),捻军进入保定,一些山西、陕西梆子艺人南下躲避战乱,于是传来了中音板胡等乐器,同时在演唱表演上也受到了各剧种的影响,于是丝弦又分成了东路、南路、西路、北路、中路五个支脉,获鹿丝弦属中路丝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七月三十都是村里的传统庙会,剧团便会在村里的戏台登台唱戏。演员们都是普通村民,但他们演唱的丝弦保留了传统的“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人称“原生态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