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

方若
方若(1869-1954),字药雨,号[]园,别号古货富翁,其本名城,字楚卿,小名偈宝。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画工石溪,古朴浑厚。著有校碑随笔。一九四五年后卒。

人物生平

方若(1869-1955),字药雨,浙江定海人,寄居天津。富收藏,尤好古泉。画工石溪,古朴浑厚。曾任知府永定河委员,北洋大学堂教授,《国闻报》主笔。方若曾因抨击清慈禧太后弊政,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同遭同缉,避于日本领事官,继尔出走日本,后幸赖朝廷有力者周旋而得免,遂回国创办《日日新报》于天津,并开设利津房地产公司等,天津沦陷时期,曾出任天津治安维持会筹备委员兼伪高级地方法院院长等职。
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金石考据之学逐渐兴起,其时泉家辈出,著述如林,古钱学研究盛极一时。著名学者如初尚龄,戴熙李佐贤,立喜海,鲍康等辈,对后代影响颇深。方若集钱之初,时约光绪二十六年(1900),正值前辈名家藏钱散出,少有人问津之际,遂大肆收罗传世名品,珍罕古钱,盖以新出北魏天兴”金钱,宋大礼银等而成当代巨富。旋既与杭州钱币收藏家张叔驯重庆钱币大收藏家罗伯昭鼎峙而立,时人有谚语:“北方,南张,西蜀罗”,名噪泉坛,蜚声海内外。
方若平生爱好金石书画,尤喜古钱,嗜古成癖,自喻不贫于古,故晚号古币富翁。每有公余闲暇之时,考究历代铸钱之源,验证百家圜化之说,对古钱大小,质地,色泽,版别,纹饰,轻重,文字,伪劣,无不悉心研究,。前代金石学家,钱币学家向有秘不示人之积习,成为钱币学研究的一大障碍。但方若不为事习所染,既无门户偏见,又不垄断资料,每获有新钱,既拓赠诸友,已传古为乐。所著书稿待印者盈柜,就中巨如:《古货菁华》《旧雨楼古货全稿》,《古货今说》,《古金银谱》等,皆足补前谱之遗缺,所著《言钱别录》,《言钱补录》两书于民国十七年(1928)相继刊行。其书一扫前谱凌乱芜杂之弊。凡所列之论说,多有前人未发现者,尤以考订“永安一百”“永安一千”等五代钱,博得国内外钱币学界的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