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经

羲经
即《易经》,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经”。

概述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伦理实践的根源,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说是由伏羲氏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shì]”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宋·王珪 《除富西京留守制》:“不处成功,专 老氏 荣名之畏;其旋元吉,安羲经履道之终。”
五经别名:唐·韩愈进学解》:"《诗》正而葩。"后因称《诗经》为"葩(pā)经"。 《书经》者,孔壁藏书也,又名壁经.易经,羲经相传伏羲始作八卦,故名"羲经"。《礼记》,.整理《礼记》的是西汉学者戴德(大戴)和戴圣(小戴)叔侄二人,因此名"戴(dài)经".孔子删述春秋,绝笔于获麟。因此《春秋》叫"麟(lín)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