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宝石

长石的一种
月光宝石(英文:hecatolite),在宝石学里指“月光石”,其矿物学名为“冰长石”,是长石族矿物中钾长石中的一种。属于斜方晶系,双折射率 0.006,硬度 6~6.5,其主要成分是含有钠和钾的铝硅酸盐[1][2]
月光宝石由钾长石与钠长石两种成分层状交互共生组成,以钾长石为主。这两种矿物交互时在光照下可以发生散射,以及解理面对光产生干涉或衍射,综合结果可产生月光效应。[1][2]月光效应能产生多种颜色,包括蓝色、乳白色、青色、浅黄色、橙色等。[3]天然月光石一般透明,高质量的月光石应具漂浮波浪状的蓝光,呈半透明状,少数月光石可具猫眼效应或星光效应。[1]
月光石。主要产于斯里兰卡印度缅甸、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内蒙古也有出产。其种类可按照内部矿物的组成区分,常见的是冰长月光石、钠长月长石等。[1]

简介

月长石英文名字为hecatolite,直译即月光石。当白色的光照到宝石上因宝石内特殊的结构而产生干涉颜色,在宝石表面可见到白至淡蓝色的闪光,犹如朦胧月光。这是由于正长石出溶有钠长石,钠长石在正长石晶体内定向分布,两种长石的层状晶体相互平行交生,折射率略有差异而出现干涉色。这就是月光效应。需要指出的是:在自然界具有月光效应的宝石有很多,但是仅有当长石族矿物具有该效应时才能称为月光石,其他宝石即使有月光效应也不能使用月光石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