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小吃

福建闽中的闽菜小吃
沙县小吃,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小吃品牌,既有福州闽南一带的饮食特点,又有汀州一带山区客家饮食文化风格。沙县小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民间具有浓厚的文化基础,尤以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著称。[4]沙县小吃又分为两大流派,即口味清鲜淡甜、制作精细的城关小吃流派,代表品种有扁肉、烧麦、肉包等;口味咸辣酸、制作粗放的夏茂小吃流派,以夏茂镇为代表,原料以米、薯、芋为主,如米冻、喜粿、米冻皮(粳籼面)系列等。[4]
沙县小吃起源于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饮食文化,历史文化基础浓厚。隋唐时中原百姓迁入沙县,带来北方饮食与当地融合,造就其独特的南北交融饮食文化。90年代初,村民在沙县周边讨生活,沙县小吃以福州为起点,从流动摊贩发展至租店面,以扁肉拌面为主,后扩张至省内多地。因省内市场有限及沿海城市化等因素,沙县小吃搬至省外沿海,填补中低端市场空白。90年代末,沙县政府介入管理,成立相关机构,注册商标。2001年在广东店面众多,2002年变换策略,2004年在上海成功后在长三角扩张,2015年获国家商标局批准,实现标准化,统一形象标识、服务,集中供应原材料。截至2020年,沙县小吃遍及世界各地,共有8.8万家门店,营业额每年近500亿元。[2][5]
沙县小吃制作工艺渊源传自古中原一带民俗,在沙县民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古代汉族传统饮食的“活化石”。[6]2021年,沙县小吃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Ⅷ-276。[7][8]

历史沿革

背景及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