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

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
公孙度,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生年不详,卒于204年,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三国时期辽东割据政权开创者。[1]
公孙度少时随父迁居玄菟郡,任为郡吏,建宁二年(169年),任尚书郎,迁冀州刺史,后被免官。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经同乡中郎将徐荣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公孙度到任后,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令行政通。公孙度在辽东立足后,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并嫁其女于夫余国王尉仇台;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曹操表荐公孙度任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王辽东,何永宁也!”将印绶密藏于武器库中。[1][2]
建安九年(204年)公孙度病逝,其子公孙康继任辽东太守,其弟公孙恭被封为永宁乡侯。从公孙度于中平六年(189年)割据辽东开始,至魏明帝(景初二年,239年)派兵灭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结束,公孙氏割据辽东共3世50年。[1]
公孙度统治时期,对辽东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的发展。公孙度将原辽东郡分置为辽东、辽中辽西三郡,并越海收山东半岛东莱诸县,扩大了辽东的实际管辖区域。公孙度竭力招贤纳士,招徕流民,许多中原名士如邴原管宁王烈等避乱辽东,公孙度即以礼待之。公孙度恩威并施,积极改善同周边各族的关系,客观上为汉魏政权的巩固提供了稳定的外部环境。[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