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东汉末年的将领与权臣
董卓(?—公元192年),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定西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西凉军阀。[1][2]
董卓生长于凉州,喜欢结交羌族豪杰,以勇猛闻名;早年被朝廷征召为羽林郎,因战功先后升任军司马、郎中、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后来被免职。不久,董卓又被任命为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1][3]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董卓升任中郎将,讨伐黄巾军韩遂边章等人在凉州叛乱,董卓受命前往征讨,因功获封斄乡侯,升任前将军并州牧。[1][3][4]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去世,少帝刘辩继位,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征召董卓率军进京勤王;不久,京城发生宦官之乱何进被杀。董卓率兵在北邙山救驾,平定宦官之乱,又指使吕布杀死执金吾丁原,掌握京城军队指挥权。董卓升任司空,废黜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董卓升任太尉,晋爵[méi]侯,不久又自任相国,专权擅势。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祸乱朝纲,各州郡举义兵讨伐董卓,董卓胁迫汉献帝及群臣迁都长安纵火焚毁洛阳宫殿。[1][3][5]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司徒王允与董卓大将吕布密谋诛杀董卓;同年四月,董卓被吕布所杀,死后遭王允夷灭三族;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攻占长安,杀害王允。[1][3][6]
时人及后世都将董卓视为逆臣加以批判,如刘备、曹操、袁绍、孙坚以及诸葛亮、孙权、荀[]等人对董卓废立天子、祸乱朝纲都痛恨不已,称他窃取国家权柄,穷凶极恶,骄横残忍,专权擅势。[1][3][5][6][7][8][9][10]后世史家如陈寿裴松之范晔郝经等人认为董卓窃取权柄,贻害无穷,虽然最终被诛杀,但也由此酿成了汉末天下大乱的事实。[1][3][1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