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出土于成都天回山的东汉明器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是东汉(公元25年-220年)明器(即随葬冥器)[1],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3]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cm,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头戴软小冠,并以长巾围绕一匝,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穿着长裤赤足,左臂环抱一圆形扁鼓,右手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身子微屈,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脚掌向上。张口嘻笑,眯缝双眼,露出活泼诙谐憨厚之态,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4]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属国家一级文物。[4]

文物特征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俑身上原有彩绘,现已脱落。陶俑头戴帻,左臂下挟一圆形扁鼓,右臂平直,手执鼓槌欲击,两臂戴有璎络珠饰。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