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桑诺尔布

蒙古族的新派亲王
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蒙古族的新派亲王,字乐亭,号[kuí][ān](Kui An),系成吉思汗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即喀喇沁右翼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1]
贡桑诺尔布是蒙古民族近代史上重要的开拓者,也是赤峰及东蒙地区近代史中最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时,已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社会动荡不安,国事风雨飘摇。为谋求民族的振兴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呕心沥血,身体力行。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先后创办了崇正学堂、[]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为塞外蒙古诸部翘楚。他办报纸、建近代学堂、把邮电所等新生事物引入了漠南蒙古。1910年后到了北京,在整个北洋时期担任蒙藏事务局总裁,主管边疆事务。
辛亥革命后,他毅然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表现出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1912年,他出任民国政府蒙藏院总裁,成为蒙古王公中的领袖人物,长达十六年之久。
贡桑诺尔布性情恬静,平易近人,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

草原新派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