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故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大名府故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城东北,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今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旧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83公里,有五门。外城长24.3公里,有九门,另有上下水关两座。[1]
大名府故城始建于十六国时的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因洪水毁于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共经历九个朝代,历时1042年,曾两次做为国都,七次成为陪都。一直是州、郡、府治所,宋代钦定“北京大名府”。[2]
大名府故城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2处重点保护区。[3]

历史沿革

东晋升平四年(360年),大名府故城始建,时称贵乡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