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

有翅亚纲鞘翅目的昆虫
光肩天牛(亚洲长角天牛,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又称星天牛、天牛或ALB,是一种黑色带有光泽的昆虫,体长20~35mm,宽7~12mm。触角11节,基部为蓝黑色,每个覆翅有约20个白斑。它的寄主包括悬铃木、柳和杨等树木。幼虫蛀食树干,轻微的危害会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则会导致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则会咬食树叶、小树枝皮和木质部。光肩星天牛原产于朝鲜半岛、中国北部和南部,以及日本北部。然而,它已经意外地传入了美国东部、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为了预防和控制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可以在盛发期捕捉成虫或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7~39毫米,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一个棘状突起。翅鞘上有十几个白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触角长度可达4厘米,是体长的1.5至2倍,明显呈黑白相间的条纹。成年个体的腿上部呈白蓝色。通过翅鞘上的斑点和触角的图案可以将亚洲长角天牛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
卵:长5.5毫米,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体长50~60毫米,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