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刻石

秦始皇首次东巡刻于峄山的记功刻石
[]山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刻于峄山(今山东邹县境内)的记功刻石,为秦丞相李斯所书,后世亦称《峄山碑》,为秦篆刻石。[1][2]但其被北魏太武帝峄山时推倒,并被当地官员焚毁;唐代有人叹惜此碑残毁,便将传世的拓片摹刻于枣木板上,即“枣木传刻本”;北宋淳化四年(993年),郑文宝根据其师徐铉摹写本翻刻了《峄山刻石》,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五室,圆首方座,通高218厘米,宽84厘米,两面刻文,共15行,满行15字,碑拓世称“长安本”;[3][4][5]元佑八年(1093年),张文仲又刻《峄山刻石》,立于山东邹县峄阴堂,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邹县县令宋德命人重新篆刻,后世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存于邹城博物馆。[6]
《峄山刻石》正面、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其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立郡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丰功伟绩;背面刻秦二世诏书。[1][4]其吸收了先秦大篆疏朗宽绰、外紧内松的特点,同时又有典型的小篆风格特点:形体中正平和,端庄大方;结构多重心偏上,多取方中带长之势,讲究对称;中锋用笔,细劲疏朗,柔婉刚媚;点画用力均匀,不强调提按变化;线条工整,穿插匀称。[7]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峄山刻石》虽不是秦时刻石,但仍保留了秦代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作楷隶之祖,为不易之法”的特点,是中国文字史、书法史研究的珍贵资料。[2]邹城博物馆所藏《峄山刻石》以四面碑的独特形式来呈现,篆文画如铁石,骨气风匀,方圆绝妙,法度谨言,仍不失李斯小篆之固有风韵,同样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6]

创作背景

《峄山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峄山(山东峄县),丞相李斯等颂秦德而刊刻《峄山刻石》(前半部分)。秦二世元年(前209年)春季,秦二世为威服海内而效法秦始皇巡视郡县,东巡碣石会稽等地。李斯同行,奏请秦二世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上刻诏书以彰显先帝成功盛德,于是在《峄山刻石》等刻石上补刻诏书并著随从大臣的姓名(后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