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

中国古代神兽龙之二子
1
3
[]眦[zì],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龙生九子之一。在目前传说版本流传最广的《中国吉祥图说》中,为龙之次子。龙首豺身,[3]相传为龙和豺所生。[4][5]其嗜杀喜斗,性格刚烈,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常被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兵器的强大威力。[6][7]
早在殷商时期,出土的刀剑上就出现了类似睚眦图案的纹样,从早期青铜器上的[kuí]龙纹和饕餮[tāo tiè]纹,到汉代的[chī]龙形象,再到宋代的掩月刀和明清时期刀柄上的龙首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睚眦的形象逐渐变得更加丰富立体。[8][9]而关于睚眦的文字描述,最早的官方说法来源于明弘治年间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的作品《怀麓堂集》,其中提到了睚眦为龙子的龙生九子之说,后经其弟子杨慎作品,睚眦形象为“性好杀,故立于刀环”的形象、到了清代睚眦形象逐渐在民间成为了祥瑞的神兽形象,到了近现代,学者姚传刚和的《乾隆汉阳府志》和《中国吉祥图说》等人的作品,添枝加叶、愈传愈奇,龙子睚眦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不仅成为权利地位的象征,还在民间衍生出驱妖避邪、逢凶化吉的神兽形象。而到了现代社会[a]睚眦变为龙首豺身,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的形象。[10][11][12][13][14]
睚眦作为古代社会龙图腾文化的积淀,体现了生活在中国农业社会时代的民间百姓祈求安宁的良好愿望。在古代民间的兵器、青铜器、雕塑、剪纸、绘画等工艺中,常有其形象出现。睚眦既被视为看护天下兵器的神兽,又被当作能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7][15]而在现代社会文化符号中,睚眦因其本义也成为了俗语和现代语言中的一部分,象征了人性的丑陋与丑恶。总的来说,睚眦是一种富有文化与社会意义的表情、符号和形象,具有艺术和文化的内涵和价值。[16][17]

原始起源

有关睚眦的纹样起源,事实上,早在殷商时期出土的刀剑中,刀柄、剑柄或吞口处就有类似睚眦图案的出现,其制久远,具体何时出现在中国古代冷兵器上却不详。[8]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所长尚民杰在《龙生九子杂说》提到,睚眦平生好杀,常以刀柄上的龙吞口的形象出现,大致是明代学者李东阳以早期实物为依据定义,后通过其他学者口口相传,逐渐演变成龙吞口的睚眦形象。[8][10]现存许多古刀剑在刀把或吞口处都有龙形的装饰,这就是龙子睚眦的遗迹。[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