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橄榄

大戟亚目大戟科植物
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inn.)又称余甘子、牛甘果、油甘子等,属于大戟科叶下珠属。其乔木形态,树皮浅褐色,叶片呈线状长圆形,花期在4至6月,果期在7至9月。[1][2]滇橄榄被称为“余甘子”的由来在于果实初尝酸涩,随后转为甘甜,暗含“余味悠长”的寓意。[2]
滇橄榄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传说约两千年前,一位印度高僧和一名中国商人在沙漠中迷失方向。高僧所携滇橄榄成为二人的救命食粮,最终高僧牺牲自己挽救商人。商人带种子走出沙漠,将其种植在中国南方,滇橄榄由此在中国生根发芽。[2]橄榄适应生长于海拔160至2100米的向阳干旱山坡、疏林、灌丛、荒地或山沟,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中国南部、西南部。[1][3]
橄榄作为水果,风味独特,食用时先酸涩而后甘甜爽口,其果实作为药源,具有清热利咽、润肺化痰、健胃消食和收敛止泻等功用。[3]它的树皮可用于止血,茎皮用于治疗痢疾[1]滇橄榄被称为“世界三大杂果”之一,富含硒元素和多种维生素,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2]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2米;枝条四棱形,长达5厘米;全株无毛。叶紧密排成二列,叶片纸质,线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宽1-2毫米,两端钝;侧脉不明显;叶柄极短;托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雌雄同株,组成团伞花序,生于小枝下部叶腋内;雄花花梗丝状,长约2毫米;萼片4,倒卵形,长约1毫米,镊合状排列;花盘腺体4,膜质,倒卵形,与萼片互生;雄蕊2,花丝合生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萼片6,卵形,全缘,长约1.5毫米;花盘杯状,围绕子房基部,顶端不规则缺裂;子房卵珠状,花柱3,顶端2裂。[shuò]圆球状,直径4-5毫米,果皮薄,淡褐色,3瓣裂;种子三角形,长约2毫米,有小乳头状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