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仲实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黎仲实(1886—1919),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进入广州时敏学堂读书,1902年黎仲实被学堂选拔成为该校首批自费留学生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与汪精卫黄复生等暗杀满清摄政王载沣未成,1911年参与黄花岗起义。1919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1][2][3]

投身革命

黎仲实(1886—1919),广东省高要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进入广州时敏学堂读书,1902年,黎仲实被学堂选拔,成为该校首批自费留学生留学日本。后黎仲实肄业于日本同文学校。在东京认识了“以日本为主要活动基地”的广东老乡、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孙中山不时与黎仲实倾谈革命救国思想及道理,悉心指导其从事革命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受其影响,又因当时爱国和革命思潮的推动,黎仲实的思想慢慢地朝着革命的方向发展,不久就踏上了民主革命之路,成为留日学生中的早期革命青年。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兴中会(孙中山于1894年组建),坚决拥护孙中山的“推翻封建帝制”革命主张,随后又成为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的好帮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5月,黎仲实参加留日学生组成的国军民教育会,并加入拒俄义勇队;这个革命小团体由拒俄义勇队(1903年4月成立)改组而成,以“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为宗旨,用“鼓吹、起义和暗杀”等进行革命活动。7月,孙中山自越南河内抵达日本横滨,在山下町本牧桥附近租一洋房,各省留学志士数十人先后访[]孙,聆听孙的教诲,他们促膝谈心,畅论国家大事与救国之道,其中就有黎仲实。孙中山在《孙文学说》写道:“过日本时,有廖仲恺夫妇、马君武胡毅生、黎仲实等多人来会,表示赞成革命。予乃托以在东物识有志学生,结为团体,以往国事;后同盟会之成立,多有力焉。”①8月,孙中山在东京秘密建立青山军事学校,招收中国自费留日学生为学员,聘请好友、日本军事家日野熊藏为校长,聘退役军官小室健次郎为助教,向学生传授军事知识及制造盒子炮、各种火药的方法,特别是各种游击战术,为日后的武装起义奠定基础。孙中山对入学要求非常严格,凡成为该校学生者,先必填写盟书,宣誓忠于革命,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革命思想。②有志于革命的黎仲实第一个报名,与李自重(1882~?,广东台山人)、胡毅生(1883~1957年,广东番禺人)等14人成为学校第一期学生,半年后因故而解散。③黎仲实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感召下,决定献身革命,从事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黎仲实经孙中山介绍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同盟会的早期会员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孙中山“命黎仲实与某武官(法国的,编者按)调查两广”革命实力,为发动革命武装起义作准备。④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廖仲恺(1877~1925年,广东惠阳人,中国民主革命活动家、中国国民党左派领袖)与何香凝(1878~1972年,广州人,中国国民党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动家;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结为夫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冬,廖仲恺、何香凝二人先后到日本东京留学。廖仲恺在早稻田大学预科政治科学习,何香凝则就读于东京目白女子大学。黎仲实依照孙中山的指示,在日本留学生中物色有志于革命之士,广为结交。光绪二十九(1903年)春,黎仲实在某次留日学生聚会上认识同是来自广东廖仲恺和何香凝夫妇。经过几次接触,得知二人有结识孙中山的愿望。于是在初春3月的一天晚上,黎仲实把夫妻俩带到小石川一间叫“下宿屋”的旅馆拜访孙中山先生,听孙中山畅谈爱国救国形势和革命道理。从此,何、廖二人走上革命道路,积极参加各类进步活动,在留日同学中展开广泛接触,进行联络宣传,为孙中山东京成立新的进步革命组织进行准备工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8月的一天晚上,由黎仲实为第一介绍人,孙中山为第二介绍人,何香凝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同盟会最早的女会员;9月1日,在孙中山的见证下,廖仲恺也成为中国同盟会的一名成员,而黎仲实和何香凝则是廖的介绍人。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