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蒲桃

桃金娘科香料植物
丁香蒲桃(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 (L.) Merr. & L. M. Perry)是桃金娘科蒲桃属植物,又称公丁香丁子香等。为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卵状长圆形或长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下延至柄。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萼肥厚,绿色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花瓣白色稍带淡紫;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
它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香料,含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挥发性倍半[tiē]类化合物及酚类、[zhǐ]类化合物丁香油酚等。具有防腐剂杀菌剂的特性。花蕾干燥后广泛用于烹[rèn]中,做为一种食物香料。
已经被引种到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出产丁子香的地区主要有印度尼西亚、桑给巴尔和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也出产丁子香,2005年,印度尼西亚生产的丁子香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

物种学史

丁子香的花蕾是一种草药和香料,该品历来为中国进口药物,引进年代未详。但《名医别录》已有鸡舌香的记载。历史上曾有丁香、丁子香等名称。据《本草拾遗》(公元739年)载:“鸡舌香和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香乃母丁香也”。以后诸家均采纳此说。至于原植物,《唐本草》和《海药本草》已有描述。但较为准确的应为宋《开宝本草》:“丁香生交、广、南番。按广州图上丁香,树高丈余,木类桂,叶似栎叶。花圆细,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呼为母丁香”。即系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