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

中国戏曲的剧种之一
昆曲,又称昆(山)腔、昆剧,为曲牌体戏曲声腔剧种,是元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1][a]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从元末明初发端,昆曲经过明清两代的积累而至鼎盛,形成了完备、精致的音乐、表演和剧目体系。[1]长期以来,它是中国各阶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戏剧文化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享有世界性的声誉。[4]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由南曲戏文在元末明初时期发展到江苏昆山一带后,融合当地语言结合而形成名为“昆山腔”的南曲地方声腔。嘉靖年间经过魏良辅梁辰鱼等人的革新,昆山腔吸收北曲及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使之缠绵悱恻,形成了有一唱三叹和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水磨调”,昆曲也至此成型。[5]梁辰鱼将根据新昆山腔所创作的《浣纱记》传奇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使原来主要用于清唱的昆曲正式进入戏剧表演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走向了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6][7]
昆曲[róu]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8]很多剧种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京剧豫剧评剧黄梅戏等在昆曲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戏曲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剧种特色,因此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1][2]
2001年,昆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又在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3]2006年,昆曲被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0]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