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齐庙

位于河北省滦县的庙宇
夷齐庙,(也称清圣庙、清节庙、清节祠)始建于汉,唐始祭祀,宋元因之。明清时期,拜[]祭祀达到高峰。解放后的大跃进时期出现损毁,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毁灭。位于[luán]河西岸,原属卢龙县,解放后划归滦县

基本介绍

夷齐庙建于何时?目前唯一见于史志的记载就是康熙元年至五年永平知府彭士圣的《重修清节祠碑记》。(见乾隆三十九年《永平府志》)。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云:“自汉熹平五年已有祠。唐天宝七载祀义士八人于郡县。崇祭则自此始。宋大中祥符四年曾访庙遣官致祭。‘清惠’、‘仁惠’谥号则封于政和三年。进侯加公则更于元至元十有八年。至顺元年颁庙额曰‘清圣’,古庙久废。”
汉熹平五年为公元176年。两汉时期,是以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的对位推上了顶峰。伯夷叔齐让国全仁、扣马谏伐、耻食周粟、独行其志、独善其身的思想行为,是孔子儒家思想形成的渊源。由于孔子、孟子大力崇尚伯夷、叔齐,称伯夷、叔齐为圣贤,所以两汉时期朝野上下,对伯夷、叔齐也十分崇敬。东汉熹平五年修建夷齐祠,自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水经注校证》卷五《河水五》记载,“夷齐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与处士平原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两汉太守刺史表》记载,河南尹陈导,广陵人,后汉末。熹平五年在任。《续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熹平五年,天下大旱,祈请名山,求获答应。时处士平阳苏腾字玄成,梦陟首阳,有神马之使在道。明觉而思之,以梦陟上闻。由此看出,“熹平五年已有祠”之说成立。祠之地址,按《水经注》记载,在首阳山上。 “唐天宝七载祀义士八人于郡县。崇祭则自此始。”唐代,人们对伯夷叔齐开始祭拜。唐代诗人李颀有《登首阳山谒夷齐庙》诗一首:“苍苔归地骨,皓首采薇歌。毕命无怨色,成仁其若何。我来入遗庙,时候微清和。落日吊山鬼,回风吹女萝。石崖向西豁,引领望黄河。千里一飞鸟,孤光东逝波。驱车层城路,惆怅此岩阿。”说明唐代已正式以夷齐庙命名。前蜀韦庄[zhè]》诗中有“孤竹庙前啼暮雨”句。韦庄,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因《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孤竹庙与孤竹祠应为同物。宋大中祥符四年,朝廷曾派遣官员访庙致祭。政和三年,朝廷追封伯夷叔齐清惠、仁惠谥号。元代,对伯夷、叔齐的崇尚更胜一筹。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追封伯夷为“昭义清惠公”、叔齐为“崇让仁惠公”。布告天下,并建庙祭祀。至顺元年,元文宗下诏,赐庙额“圣清”,并规定“春秋以太牢礼致祭”,形成定式。牛、羊、猪三全称太牢。太牢礼是天子或诸侯祭祀社稷的礼节形式。杀猪宰羊,隆重至极。元代御史中丞马祖常作《圣清庙记》。康熙卢龙县志》、乾隆永平府志》均有记载。
明清时期,夷齐庙历经多次修建、迁徙和更名。万历二十七年《永平府志》记载:“清节庙,旧在府城东北隅,景泰五年知府张茂移建于孤竹城。成化七年知府王玺奏准,赐额‘清节’,降以祝文,定为春秋二祭,大学士淳安商辂记其事。弘治十年知府吴杰重新,行人张廷纲作记。嘉靖知府张玭梦人赐以‘二墨’,因感而重新之。以二墨者,墨台氏之二清也。”彭士圣《重修清节祠碑记》记载,夷齐庙“移于郡城内东北隅,为明洪武九年。郡丞梅[guī]所建,未几复废。景泰五年,郡守张茂乃重建于孤竹故城。成化九年郡守王玺请于朝,赐今额,御定祭文,详载元中丞马祖常,明学士商辂两记甚著。弘治十年,郡守吴杰重修,有行人张廷纲记之。嘉靖二十六年,郡守张[pín]重修,规制大备,有侍讲袁(火韦)记之。四十二年兵备使者温景葵始于庙北隅隔河建孤竹君庙。隆庆六年,郡守辛应乾万历十一年兵备雷以仁、郡守任凯,二十七年郡守徐准、曹代萧等,皆经重修。”从这些记载得知,明以前,夷齐庙建在孤竹故城,府西北二十里。明洪武九年移建于永平府城内东北隅。按永平府城的地形,应在东山北侧之城墙脚下夷齐井周围之高地,现卢龙三街处。明宪宗于成化九年,派大臣到永平夷齐庙祭祀伯夷叔齐,祭文如下:“惟神逊国全仁,谏伐存义,为圣之清,千古无二。怀仰高风,日笃不望。庸修岁纪,永范纲常。尚[xiǎng]。”并钦赐匾额“清节庙”。从此,清圣庙更名为清节祠。清初,又更名为夷齐庙,并一直延续未作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