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鳅

花鳅科花鳅属的一种鱼类
花鳅(学名Cobitis taenia)为花鳅科花鳅属的一种鱼类,别名沙泥鳅、泥鳅[2][3]。在亚欧北部的淡水区域常有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各水系广泛分布。花鳅属于淡水小型底层鱼类,喜栖息在缓流且水质较肥的水域里[4][5][6][2]
花鳅体长38-87.4毫米,体长为体高6.9-8.6倍。体长形,侧扁。头侧扁,吻略突出,吻须2对。鳞微小,头无鳞。头体背侧灰褐色,沿背中线有一行黑褐色大斑;两侧较淡,有一纵行约16-21黑斑[5]。花鳅行动缓慢,游动距离短,其多在夜间活动。花鳅主要以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高等植物叶片以及藻类为食,其产卵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中旬,卵会粘附在水草、砂石、水稻上,性成熟的雌鱼怀卵量一般为3000粒左右[7][2][9][11][10]
花鳅味道鲜美、肉质紧致细腻、香味突出,富含脂肪、维生素、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12][13][14]。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花鳅肉、内脏可入药,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消肿止渴的作用,可治疗温病大热、神昏口渴、水肿黄疸等疾病[6]

形态特征

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