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

南越国开创者
赵佗(?—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王,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秦汉之际割据岭南地区创建南越国,自尊号为南武帝。[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2]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1][2]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中原掀起农民起义运动,时局混乱,南海郡任嚣病亡前安排赵佗继任南海郡尉。赵佗继任后立即向岭南各个关口的驻军发布命令,要求切断岭南来往中原的通道,严防边关,防止强盗进入。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象郡,割据一方,自号为南越武王。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在陆贾劝说下归顺汉朝[3]吕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吕后宣布禁止与南越交易铁器及牛马,汉越友好关系破裂。同年,赵佗宣布自立为帝。[1][3]吕后随即派遣大军攻打赵佗。但因当时正值南方酷暑潮湿,军队内发生大规模病疫,军队无法越过南岭[3][4]孝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吕后去世,汉朝军队禁止进攻。汉孝文帝再派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在陆贾劝说下去除帝号,与汉朝修归于好。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5]
赵佗统治南越地区期间实行“和辑百越”政策,营造出安定的社会环境。汉高祖刘邦认为赵佗能在中原混战情况下治理好岭南,很有才能。[6]明末清初屈大均却认为:赵佗的割据行为造成岭南推迟融入中原,是南越的罪人。现代的黄展岳和徐恒彬先生均对赵佗开发南岭的行为表示赞扬。[5][7]越南相关历史学者对于赵佗将中原文明引入岭南地区的行为也表现出推崇态度。[8][9][10]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