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

中国传统礼节
作揖即进行揖礼,有“支揖”“行揖”“拱手礼”等别名[1][2][5][8],是中国汉民族的一种传统礼仪,其程度低于跪拜礼。[9][7]作揖的主要举止是拱手,即两手抱掌向前推或在身前轻晃,身体略弯,向人表示敬礼。[4][1][3][7]一般作揖需要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为“吉拜”,反之,右手在外为“丧拜” ,用于凶丧场合。[4][9]作揖流行于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中国古代最普通、最常用的礼节,也是中国当代仍在使用的一种礼节。[6]
作揖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最初的作揖的方式为:双手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合拢,平行相叠在一起,两拇指相顶,躬身微俯、推手向前。[5][6][3]关于其动作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论断:认为最初是在模仿双手戴枷的奴隶;认为源于中国古代名为鞠祭的祭祀礼仪;认为源于《周礼》中的“九拜”。[5][3]周武王时,作揖开始大行于天下。[3][7]春秋战国时期,作揖已经普遍流行。[5]此时,作揖都是用于身份等级差不多的贵族阶层之间相见的礼节,且天子见群臣时也会作揖。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它们虽举手高度不同,但基本动作都是躬身推手。[7][3]
汉晋时期的作揖仍是以先秦揖礼为主,并新出现了多用于表示顺从而非敬意的、没有固定的形式的“叉手”作揖法,即叉手礼,以及与先秦揖礼手势相同,但需举手自上而下的“长揖”。[9][5][1][6]叉手礼起源于印度的“叉十指”礼,最早出现在东汉时中国翻译的佛教书籍中,后来成为了世俗的礼节。[9][10][5]三国、两晋时期,叉手礼仍很多见。[5][10][9][11]唐宋时期,作揖的主要手势成为了叉手礼,且施用范围十分广泛。唐以后的叉手礼逐渐用于见面时表达敬意,其手势也基本固定,为左手紧把右手拇指,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宋代,“拱手礼”“叉手礼”与“揖礼”所指皆为叉手礼。[12][5][10][13]辽代金代时,叉手礼在少数民族政权下仍然盛行,且动作基本变化不大,手势几乎一致。[10]
以叉手礼作揖在明末仍十分常见,但明代的作揖较宋代时更加复杂,依所施对象之不同,有不同的举手高度。清代,作揖手势虽仍叫做“叉手”,却变成了:左手四指合拢,紧贴右手手背,左手拇指压右手拇指,两拇指自然交叉。[5][10]并且身体动作较明代幅度更大,强调自上而下。[5][14]此外,清代出现了多用于武官相拜的“抱拳”,手势大致为:右手握拳,左手四指并拢,覆盖于右拳之上,左手拇指自然放于右手虎口处。[5][15]晚清时,在改革思潮的影响之下,官场礼仪出现了大幅度的改革,跪拜礼被废除,但作揖被保留了下来。[8][3]1912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清朝覆灭,南京临时政府视作揖为旧礼制,明令要求以“鞠躬礼”代替。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传统文化和礼仪制度的抵制使得作揖被进一步遗弃。[16][8][17]此后,经过历届政府的倡导,鞠躬、握手等西式社交礼节逐渐成为民间通礼,而作揖在1949年后逐渐被握手彻底取代。[8][14]
作揖具有卫生、方便、优美、自主四大优点[18][9],但近代以来,作揖被污名化并最终退出了中国人的日常交往领域[5]。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传统礼仪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揖也逐渐重新流行于中国人的生活中[14][5],但人们行礼的手势并不统一,对作揖的历史沿革、使用场景等认知也比较薄弱,常有错误和争议。[19][5]并且,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导致中国传统礼仪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被人忽视,文化差异以及西方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也导致作揖难以全球推广。[8]作揖是中国礼文化的重要体现,为了传承和推广作揖,中国各级政治领导人曾尝试在大型会议或公开场合用作揖代替握手,以形成示范效应;学校积极进行民族礼仪教育,推广作揖礼仪;媒体利用现代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推行作揖,最大限度地提高国民对作揖的认知度和讨论度。[8][14]21世纪以来,中国借助国际交往和国家间经贸合作的开展,将作揖等中华传统礼节和相关文化带到了世界[20][8];海外留学生、访问学者、华裔移民及国际游客等都成为了中国对外推广作揖的重要力量;国际媒介平台及可视化传播的发展也提升了作揖的全球可见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