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路

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道路
杭州之江路,东起三堡船闸出江口西岸接航海路,沿钱塘江江堤西行,经六和塔、九溪、进入之江旅游度假区至转塘镇止,全长18.5公里。它是由原之江路和滨江大道这二条路组成,是主城区南面最长的一条路,2004年前分之江东路、之江中路、之江路三段。钱塘江至此蜿蜒曲折,形如“之”字,又称“之江”,路以此得名。

基本介绍

之江路中段,与西兴隔江向往的地域古称柳浦。隋开皇九年(589)并江南州县,罢钱塘郡置杭州,杭州州名自此始。州治初设余杭,十年移州治于钱塘城,十一年移柳浦西,成为杭州的行政中心,并依山筑城,周围36里90步,这是杭州最早建造的城垣。原之江路东接复兴街、虎跑路,西至珊瑚沙路接杭新公路(320国道),全长4987米,宽18—23米,沥青路面。此路始建于民国时期,称六路。当年这段路依山傍水,路狭坡陡,从六和塔西面的九龙头开始至梵村要翻越江边的九座小山岗,民间有九龙头之险称。1980年劈坡填江,建成了平坦的临江大道。原来沿山的道路,还保留了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前一段,称龙头路。1993年杭州之江旅游度假区成立,杭新公路改道,从珊瑚沙水库西边像南折西至狮子口接老路。原杭新公路珊瑚沙路至转塘段也改称之江路,成为度假区内的主干道,之江路向西延伸了2.9公里。1996年,从珊瑚沙水库至钱塘江大桥的之江路又向江边拓宽了12米,并结合输水管道的埋设重建江边大堤。这段之江路沿线有六和塔、龚隹育墓、宋城、九溪十八涧、钱塘江大桥等名胜古迹。在之江路与九溪路交界处西侧,有两株相倚而立,树龄800多年的古樟树,人们称为姐妹樟。这两株大樟树,树冠庞大,树荫覆盖面积700余平方米。几百年前,这里就是钱塘江边的码头和渡口,近几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年的姐妹樟指引点点白帆在江面上航行,如今,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姐妹樟前驶过,她们默默地见证历史的沧桑。原滨江大道,从钱塘江大桥开始沿江向东北直至三堡船闸,全长11.9公里。宽34米。上世纪90年代,复兴路及其两侧的旧城进行大规模改造,并规划了西兴大桥钱江三桥)两边的原滨江区块。因此急需对原钱塘江江堤进行改造,滨江大道应运而生。从1998年开始首先建设从白塔岭至西兴大桥段,然后向东延伸至三堡船闸。在建设滨江大道时,在道路和江堤之间建设了30-50米的江边绿化带,使滨江大道成为一条亮丽的景观大道。1997年杭州市新建了江南滨江区,为防止引起歧义,江滨江大道并入之江路。原来规划的滨江区块已扩大并改称钱江新城,复兴路两边的旧城改造也已完成,之江路成为新城区的主干道以及富阳桐庐建德淳安进入市区的主通道。
之江路西端的转塘镇是杭城西部的重要集镇。其名出自唐崔国辅“路绕定山转,塘连范浦横”诗句。镇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石龙山、定山在其南,百子尖白岩山、象山在其北,期间有长约八九公里的山间谷地。镇东部,古为江海故地,东南之浮山,北宋时仍峙于江中,南宋始成陆。境内定山,五月和宋时候=为水战将台。狮子口是明清以来钱塘江海塘西部的起点。旧时转塘镇和周边周浦、袁浦、龙等地合称上泗地区,转塘镇为其中心。中国美院象山设立分校,杭州农科院也搬到镇上,枝江度假区已据规模,镇上的道路正在大规模建设之中,转塘镇将成为旅游中心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