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温

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
埃里温亚美尼亚语:Երևան,英语Yerevan)是亚美尼亚共和国首都[11][12],位于亚美尼亚高原的中心[13],北部和东部与科塔伊克省(Kotayk)接壤,南临亚拉腊省(Ararat),西至阿尔马维尔省(Armavir)[14][15][11][16],面积227平方千米[11]。埃里温下辖十二个行政区[2]。截至2019年,总人口约为108万人。[4]
埃里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雪。[17]埃里温上半部分三面环山[18]平均海拔990米,主要山脉有亚拉腊山,位于埃里温南部。[19]赫拉兹丹河将埃里温分为两部分,[18]境内长度15千米。[20]
公元前4000-前2500年,埃里温境内就有人居住。[21]公元前782年,阿尔吉什提一世在埃里温上建立了乌拉尔图军事要塞埃雷布尼(Էրեբունի)。[22]公元前590年,乌拉尔图王国落入伊朗米底人之手后,埃雷布尼成为米底帝国的一部分。[23]公元前550年,米底帝国被居鲁士大帝征服,埃雷布尼成为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部分。[23]阿契美尼德帝国衰落,公元前331年,奥龙特统治者建立了亚美尼亚王国[24],埃雷布尼作为中心城市的重要性大大降低。[25]拜占庭帝国萨珊王朝分别于387年和428年瓜分亚美尼亚后,埃雷布尼和整个东亚美尼亚领土都归萨珊波斯统治。[26]公元658年,埃雷布尼·埃里温被阿拉伯帝国入侵,成为亚美尼亚酋长国的一部分。大概从公元7世纪开始,"埃雷布尼"就被称为"埃里温"。[27][28]亚美尼亚的巴格拉特王子阿肖特一世于850年解放了埃里温,在885年至1045年亚美尼亚巴格拉图尼王朝统治期间,埃里温相对安全,后来落入了拜占庭人之手。[29]14世纪,组成阿克·科云路逊尼派的突厥部落(Aq Qoyunlu Sunni Oghuz)占领了亚美尼亚,埃里温在内的许多地区人口锐减。[30]1502年后埃里温经常被争夺,1555年,伊朗奥斯曼帝国签订了《阿马西亚条约》,确保了对埃里温的合法占有。[31]埃里温于1827年被俄军攻占。[32][33]1828年,伊朗人根据《土库曼查条约》正式割让了该地区。[34]1917年,十月革命导致了俄罗斯帝国的灭亡。[35]1920年《塞夫尔条约》签署后,亚美尼亚获得了正式的国际承认。[36]亚美尼亚于1920年12月2日并入苏维埃俄国[37]苏联解体后,埃里温于1991年9月21日成为亚美尼亚首都,是亚美尼亚的文化、经济和艺术中心。[38][12]
2020年,埃里温的GDP占亚美尼亚GDP的59.9%,[39]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制造业。[40]工业产品包括化工、初级金属和钢铁产品、机械、橡胶产品、塑料、地毯、纺织品、服装和鞋类、酒精饮料、矿泉水、乳制品和加工食品等[41]。截至2022年,埃里温工业份额占亚美尼亚的34.8%,服务业占亚美尼亚年服务业总量的86.1%。[1]
埃里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2012年世界图书之都”[42],是欧洲城市组织的准成员。[43][44]该市的格加尔德修道院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梅斯罗普·马什托茨古代手稿研究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45]埃里温拥有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包括亚美尼亚国家美术馆、亚美尼亚历史博物馆等。[46]埃里温景点众多,圣母教堂是埃里温现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建筑之一[47][9],其他著名景点包括埃雷布尼要塞[8]、埃里温瀑布[1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