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

自然灾害的一种
森林火灾(Forest Fire,Wildfire)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7][8][2]大面积的森林火灾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八大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公共突发事件之一。[1]
森林中的可燃物丰富、氧气供应充分,燃烧环境良好,接触火源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发生燃烧引起森林火灾。故火源、可燃物和氧气是森林火灾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1][9]同时森林火灾也受到森林种类、森林密度、天气等其他因素影响。[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中按照对林木是否造成损失及过火面积的大小,把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四个等级。[6]森林火灾根据其成因可分为人为火和自然火两种,[12]根据其发生地点可分为地表火、地下火、树冠火三种。[13]
森林火灾具有诱发因素多、不可控、季节性明显、扑救难度大等特点。[14][3]会直接破坏森林资源,从而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空气污染、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3][4][5]2008年中国修订并施行了《森林防火条例》,对森林防火进行了明确规定。[15]林业部门运用科技设施形成森林防火网络,设置防火林带、火灾发生带等对森林火灾进行防控,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15][3][14]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可采用隔离法、冷却法和窒息法对其进行扑灭。[3]
历史上曾有七次烧毁面积达到百万公顷以上的特大森林,发生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16]2023年,全球受森林大火影响土地将近4亿公顷;[17][18]中国2023年共发生森林火灾328起,受害森林面积约0.4万公顷,处于历史低位。[19][20]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