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突围

于1946年发生的解放战争战役之一
中原突围,是指中原解放军于1946年6月至1946年7月期间,面对蒋介石及其国民党军重兵围攻,为保存有生力量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1][2]
中原解放区地处中国的腹地,在抗战胜利后立即成为了国共双方军事较量的战略要地,以及全国解放区的前哨阵地。[3]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便以5个战区20多个师的重兵,不断袭扰和进攻解放区,对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使得中原解放军及其后方的补给很快陷入困境。中共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双方就此进行政治斡旋,继《双十协定》后,接连签订了《罗山协议》《汉口协议》等。政治谈判和协议的签订仍未能阻止蒋介石的进攻,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30万军队向中原解放区中心地区—豫鄂边宣化店大举进攻。为保存力量,争取主动,中原解放军主力作战略转移,分两路突围。[4]
中原军区政治委员郑位三、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王震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和二纵第13、15旅及359旅为北路军(右翼),从宣化店向西突围,在历经抢渡丹江,陕南玉皇山、鲍鱼岭战斗,分兵突围等一系列战斗后成功进入陕北根据地。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率一纵第2、3旅为南路军(左翼),从泼陂河向宣化店靠拢,然后向西南突围,在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中艰难行军,最终转进鄂西北,建立鄂西北军区,后进入武当山进行游击战争。留守中原解放区责掩护突围的皮定均第1旅在成功掩护主力转移后,穿过国民党军的封锁线,经历大小27次战斗,胜利到达华中苏皖解放区,是中原突围各路中第一支抵达解放区的部队。[4][5][6][7]自1946年6月至7月底,中原军区各路突围部队都先后实现了战略转移。在突围过程中,中原解放军从五万余人减员至只有一万多人,虽然减员严重,但基本保存了部队的核心力量。[8]
中原突围是一次成功的战略转移,直接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它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中原突围和各路部队后续开展的游击战争以及创建的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30个旅的兵力,对解放区其他战场是重大的战略支援。此外,中原突围保存了革命有生力量,为以后的战略反攻、重返中原和夺取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9][1]
毛泽东在1946年10月1日所作《三个月总结》中写道:“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已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