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病是一组由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疾病。立克次体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我国存在的立克次体病主要是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立克次体病有共同的贮存宿主,如啮齿类动物,传播媒介主要为节肢动物如蜱、虱、蚤、螨等,也可因家畜如猫、犬等抓、咬而发生。发病多发于春季和夏季。立克次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皮疹。立克次体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立克次体病可累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甚至引起呼吸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立克次体病预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就诊科室

  • 感染科、皮肤性病科、内科

病因

  • 人类接触患病动物或被吸血节肢类动物叮咬会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