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经纶

唐朝的官员
洪经纶(洪經綸),唐天宝十六年即至德二載(公元757年)以明经登进士第,官至谏议大夫,德宗朝建中元年(780年)任河北(魏博、成德幽州等道)黜陟使,议罢方镇兵,而改任宣歙觀察使,侨寓於歙,倡建宣歙义学,敦进儒学文礼,为唐宋“东南邹鲁”之源也。是播迁江南新安洪氏始祖。

生平

洪經綸(生于开元壬申年三月十五日,732年),字汝仁,天宝十六年即至德二载,以明经登进士第(757年)。为諫議大夫、河北黜陟使、宣歙觀察使。丹阳籍淮陽人(治所故址在今江苏邳州、睢宁间,非今河南淮阳江苏淮安)。为唐监察御史洪察孙,侍御史并内供奉、监察御史、起居舍人洪子輿之子。唐高宗时,弘察因避唐孝敬帝讳,随其父([yóu]阁学士、太子师文靖公)举族改姓洪氏。【 《元和姓纂》关于丹阳洪的记载如下:“【毗陵】監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氏,避孝敬諱,改姓洪氏。生子興,起居舍人。生經綸,諫議大夫。”子興当为子輿(据新安洪氏《丹陽洪氏宗譜》及《元和姓[zuǎn]》今人岑仲勉校本)。】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二月,以黜陟使身份巡察河北諸道,承制罷強藩田[yuè]兵,而左遷宣歙觀察使,後辭官歸隱。據《官源洪氏宗譜》記載,洪經綸公夫人京兆金氏,生子三:長曰旦,依居故址;次曰遷,複居丹陽;季曰全,居官坑。厥後嗣裔浩大,散遷不一。而江南之有洪氏者,多本新安官坑觀察公為始祖,實洪姓入歙之鼻祖也。建中初,德宗皇帝嘗以“國無雙景,天下儒門第一家”相贈。嘉靖四十三年婺邑官坑編輯官源洪氏宗譜,改官源一世祖全公為官源洪氏二世祖,而以經綸公為一世祖。《徽州府志》自嘉靖四十五年始。《婺源[zhì]》【如光緒年縣誌】均稱述,公“初寓[huáng]石,複與子全[yóu]婺源官源,卒葬焉。”

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