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耕

春秋末期鲁国学者
冉耕(约公元前544-前439年),冉氏,名耕,字伯牛,鲁国人,比孔子小七岁。[1]冉耕名列“十哲”之一,后世追封郓侯、东平郡公、郓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确定其称号“先贤冉子”,从祀孔庙。[2]
冉耕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孔子先做中都宰,后来晋升为司空,就让冉耕去继任中都宰摄宰事。他所治中都成了其他诸候国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赏。孔子周游列国时,他始终追随左右。在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他染患了恶疾,孔子对他的不幸十分同情,悲恸不已。[1]
孟子的弟子公孙丑认为冉耕的学养德行大致接近孔子,只是没有孔子那样博大精深。《论语》中提及冉耕二次。《白虎通义·奉命》《论衡·命义》等评他为人端庄正派,善于待人接物。[1][2]

个人简介

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人。字伯牛。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孔子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