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战役

1940年德国与挪威等国的战役
挪威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军队为夺取挪威于1940年4月9日——6月10日实施的进攻战役。[1]
德国发起的威悉演习行动引发。随后,英国法国派遣远征军抵达挪威。尽管在挪威北部有所胜利,但盟军由于德国入侵法国而在5月撤离。挪威随即在伦敦成立了流亡政府[2]凭借挪威战役,德国保住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御,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德军占领挪威、兵临瑞典边界,使中立的瑞典在外交上全面倒向德国,允许德国经其领土进入纳尔维克地区和芬兰北部运送军队和物资。[3]
此役挪威伤亡约1700人,英国伤亡约4400人,法国和波兰部队损失530人,而德军战死1317人,失踪2375人,伤残1604人。德空军损失127架飞机,西方盟军损失112架飞机。英国海军被击沉2艘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7艘雷击舰、4艘潜艇,法国和波兰被击沉雷击舰和潜艇各1艘。德国海军损失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4艘潜艇、10余艘小型船只。德国“桑贺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两战列舰受到重创。[3]

战役背景

挪威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东邻瑞典东北芬兰俄国接壤,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长2.1万公里,多天然良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由于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经北海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但强大的英国海军一直是德国海军的一块心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利用海军优势,从设得兰群岛到挪威海岸,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使德国舰队困在本土港内无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海军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实,认为要对付占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德国海军中将韦格纳形象地比喻道:“北海的德国舰队原是没有马的骑士,现在应当让他骑在地理的马鞍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