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重炮舰

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舰种
浅水重炮舰是一种小型战舰,其特点是干舷高度相对较低,无法胜任远海航行,航速不快,装甲也不强,但却装备有不成比例大口径火炮。这种舰种最早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由瑞典裔美国发明家约翰·艾瑞克森设计的莫尼特号蒸汽[pào]舰是第一艘采用此配置的军舰。自1860年代起到二战时期,有多国海军曾操作过此类型的船舰。越战时,由于内河作战的需要,美国重新启动自南北战争结束后就未曾再建置过的褐水海军船队,导入至少24艘搭载迫击炮或火焰喷射器的重炮舰参与在越南的战事,也成为此类型的军舰最近期的服役记录。在一战时期,英国皇家海军装备了4级浅水重炮舰,包括“阿贝克隆比”、“克利夫勋爵”、“内伊元帅”和“黑暗界”,虽然这些舰只大部分在一战后退役,但它们强大的对陆支援能力却给英国皇家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世纪早期,"monitor"重新出现,指的是吃水很浅的有装甲的炮击舰,特别是皇家海军大量地使用它,克莱夫勋爵级重炮舰的火炮达到了当时最大的口径,于一战中轰击德国的目标,它们到了1920年代都拆解了。此外,"monitor"也包括最强的内河战舰,称为内河重炮舰。巴西海军的帕尔纳伊巴号是目前仍在服役的最后一艘浅水重炮舰。

历史介绍

浅水重炮舰(Monitor)的语源,便是出自"莫尼托尔"号之名,所以,本文的主题说浅水重炮舰是近代水面舰艇的先驱,非但不算过份,而且还可谓恰到好处!
那么,"莫尼托尔"的原意是什么呢?国内的文献里,对于本舰的译名也五花八门,有的译为"班长"号,也有的译为"巨蜥"号等等,当然也有的使用直接的音译,到底哪一个是标准呢?我们不妨翻开词典,老天!看来Monitor一词的解释实在是今人目不暇接,有"班长",有"监听员",有"告诫,提醒",来了,下一个便是低舷铁甲舰,浅水重炮舰,还有"消防水枪","显示屏",哦,"巨蜥"也有。而据说,设计"莫尼托尔"号的在给该舰起名之时,主要意在取其"警告,劝告,提醒,告诫"之意。埃里柯森的这番心意也得到了报答。
1862年3月9日的那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战中,仅987吨的小个头"莫尼托尔"号,首战便"提醒"了全世界,"告诫"了世人海战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以至于从此以瑞典裔工程师约翰·埃里柯森后,那些低干舷,浅吃水,装备回旋式重炮塔的舰艇便被成为"莫尼托尔",译成中文便是浅水重炮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