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溶洞

具有喀斯特地貌的溶洞
喀斯特溶洞指石灰岩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所溶解、腐蚀而形成的天然洞穴。[1]
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但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带为10~20%。
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辉县百泉、山西太原的晋祠泉、泉的娘子关泉和济南趵突泉等。

地表地貌

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测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时采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区建设成功的关键。喀斯特地区有丰富的矿床,例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石膏岩盐等。在喀斯特剥蚀面上和洼地中沉积有铝土矿,古溶洞和裂[xià]中沉积有铅、锌、硫化物、汞等砂矿体,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良好场所,华北地区的一些油田就是位于喀斯特区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