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角街道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下辖街道
沙头角街道是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下辖街道,[1][2]位于盐田区西南部,东连海山街道,西南接中国香港地区新界、中英街和大鹏湾,西北靠梧桐山,与罗湖区、龙岗区相连;[3]占地6.07平方千米,是广东省唯一与香港水陆相连的街道,[4]下辖12个社区。[5]截至2022年12月31日,街道常住人口3.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2.19万人,非户籍人口1.79万人。[6]
沙头角街道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3][6]其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建立东和墟,又称“沙头角墟”;清同治《广东舆图》已有沙头角村的记载。沙头角街道原是宝安县的一个小镇,1949年10月解放;1950年建政,成立东和乡,属当时的宝安县第二区管辖;1955年,改称沙头角区;1959年4月,称沙头角公社;1965年,撤沙头角公社,设盐田公社和沙头角镇;1979年1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沙头角镇归深圳市管辖;1982年9月,从罗湖区分出,设沙头角镇,升格为县级镇;1983年,成立中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企业,建立中国第一个保税工业区,对外开放开展边境商贸;1997年10月,改属盐田区;2002年6月,撤镇设沙头角街道。[2][4][7]
沙头角街道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薯类,兼种果树、茶叶,养殖猪、鸭、鸡等;改革开放后,从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到兴办自营工业,发展商贸服务业,接连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8]2022年全年,工业总产值为248085万元。[9]该街道地理位置特殊,是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汇地带。街道内,沿深圳香港边界形成的“中英街”,既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蒙受屈辱的历史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的缩影。[4]此外,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包含“一核四区”,“一核”是指沙头角跨境免税消费核,这也是沙头角中英街商圈形成的基础。[10]

历史沿革

沙头角街道因“日出沙头,月悬海角”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