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大将军

西汉时大将军前冠以的职衔
大司马大将军(general-in-chief serving as commander-in-chief),中国西汉时为尊崇战功而在大将军前冠以大司马的一种职衔。卫青为其始。成帝末,由于确立了三公制,大司马后面不再联以将军之号。

大司马来源

西汉有前、后、左、右将军,但不常置。汉初军帅称将军,如曹参周勃等都用此号。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卫青因大破匈奴而拜为大将军,以统率诸将军,位在三公上,卿以下皆拜。元狩四年(前119),武帝为了尊宠有功的卫青霍去病,初置大司马为将军加官,以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以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这是西汉将军前冠以大司马的开端。

地位变迁

汉武帝起,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以大将军为首的尚书,分丞相权。此时,大司马作为加官,其地位的高低要以所加将军的地位来体现。汉武帝时,内朝逐渐成为中央枢机所在,掌握中央机密决策,大司马大将军作为首辅,置官属以理事,可领衔在内朝预闻政事,参议决策,其主要任务就是“辅政”,即辅助皇帝行使君权,是地位最高的辅政大臣。武帝临终时以霍光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佐幼主昭帝。昭帝时,国事皆决于光,权在丞相之上。《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文献通考》卷五十九云:“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yuè]专征,其权远出丞相之右。”宣帝时,外戚许延寿、史高以大司马车骑将军身份辅政。西汉之世,有资格冠加大司马的有四类将军,即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武昭以后,大将军无不加大司马者。车骑、票骑、卫将军或加或不加。它将军无加大司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