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己

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自号衡岳沙门,潭州(今湖南长沙)人。俗姓胡,名得生,唐朝晚期著名诗僧。[1][2]
6岁时,齐己与小孩一起放牛,经常用竹枝在牛背上画画作诗。后在大[wéi]山的同庆寺出家修行。他曾去过洪州,在豫章观音院居住。又到过袁州,拜访了隐居在林间的郑谷,结为诗友。后来他住在长沙道的林寺,与马殷幕中的文士徐仲雅等人交往。齐己长了一颗赘疣,喜欢他的诗的人戏称他为“诗囊”。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3]
齐己留有《白莲集》十卷、《风骚旨格》一卷,至今保存。[4]

生平简介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五代中的三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