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白

周贻白
周贻白(1900~1977)戏剧史家,戏剧理论家、话剧、电影作家、戏剧教育家。湖南长沙人。历尽艰辛,刻苦自学,攻读文史群籍。1927年参加田汉主持的南国社。1935年开始致力于戏剧史和戏剧理论的研究。著有《中国戏剧史略》、《中国剧场史》等,同时进行话剧、电影创作。[1][2]他的主要成就和特点是:注重中国戏剧戏曲全史的研究,对中国戏曲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首先提出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并且作出详尽的论述;能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

人物简介

周贻白(1900~1977),男,中国戏曲史家、戏剧电影作家、戏剧理论家。一作夷白。原名炳垣(一作炳然),曾名一介、慕颐,笔名六郎、剑庐、云谷,一度化名杨其敏。湖南长沙人。童年丧父,少年辍学,流浪江湖,在文明戏班、京剧班、马戏班搭班学艺,同时刻苦攻读文史群籍。曾为湖南《自治新报》撰写小说、杂文。1927年参加田汉主办的南国剧社。1929年至1934年在福建泉州、厦门等地教授国文。 1935年与阿英同组新艺话剧团,嗣后又在中国旅行剧团及新华、金星影业公司等处从事话剧、电影剧本创作,并在上海美专、复旦大学等校讲授国文。
演出并出版的话剧作品有《北地王》、《李香君》、《绿窗红泪》、《花木兰》、《金丝雀》、《阳关三叠》、《连环计》、《天之骄子》等;摄为电影故事片的作品有《苏武牧羊》、《雁门关》、《相思寨》、《李师师》(后改《乱世佳人》)、《卓文君》、《聂隐娘》、《红楼梦》、《李香君》、《家》、《野玫瑰》、《白兰花》、《风流世家》、《逃婚》、《标准夫人》等;发表有京剧剧本《朱仙镇》等。1947年,应欧阳予倩之约,赴香港永华影片公司任编剧。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田汉、欧阳予倩函召,于1950年1月至北京,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委员;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史"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戏剧学习》、《戏剧论丛》编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北京市第三届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