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轰炸机

投弹命中率高的轰炸机
俯冲轰炸机,是轰炸机的一种,以高速俯冲方式攻击敌人的地面或水上目标,活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载弹量较小,主要被用于战术轰炸,但亦可用于战略轰炸。相较于同时期的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的优势在于投弹命中率高,效率也要高出很多。

起源

对于俯冲轰炸,通常的定义是俯冲角达到45°- 90°,多数情况指的是近乎垂直状冲轰炸机在攻击敌方目标时,会以与地面超过45°的方式高速向目标俯冲,在距目标很近的距离上拉起飞机同时投弹。这种投弹方式的命中精度较水平轰炸提高了许多倍,而且无须安装复杂的瞄准系统或雷达。
俯冲轰炸战术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皇家空军最先开创。1918年3月14日中午刚过,英国皇家飞行队(RFC,Royal Flying Corps)第84中队威廉姆’亨利·布朗(William Henry Brown)少尉驾驶S.E.5a战斗机对西部战线地面情况进行了侦察,这天亨利·布朗进行的侦察任务被视为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天,因为他的S.E.5a飞机和英国其他的数百架当天也在执行作战任务的S.E.5a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他的座机在机腹部安装了一个炸弹挂架。在当天的侦察行动中,亨利·布朗在圣康坦(St Quentin,位于法国北部索姆河畔)东部的运河上发现一艘德国运送弹药的驳船。驳船防空力量薄弱,航行速度也慢,亨利·布朗驾驶S.E.5a俯弱,航行速度也慢,亨利·布朗驾驶S.E.5a俯冲将炸弹准确地“送”给了德国这艘驳船,驳船被炸沉。这次行动被称为是世界上首次俯冲轰炸,但这个结论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亨利-布朗这次准确的投弹肯定在此前进行过无数次的训练,而且S.E.5飞机在试飞时就表现出优异的俯冲性能,英国皇家空军也进行过俯冲轰炸的探索和研究,当时的考虑其实倒不是为了提高轰炸精度。

设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