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管

多用于爆破工程引爆炸药的材料
雷管,全称工业雷管(英文名称:plaindetonators或fash detonator),是能够直接被导火索火焰起爆的在管壳内装有起爆药和猛炸药的一个小型药包,用来引爆工业炸药。[1]通常认为在19世纪60年代由诺贝尔(A.Nobel)首先发明的。[2]工程上常用到的雷管有基础雷管(plaindetonator)、电雷管(electric detonator)、导爆管雷管(shock detonator)、电子雷管(electronic detonator)等品种。[3]
雷管本体由管壳、起爆药、加强药和加强帽组成。[3]在爆破工程上通常采用雷管直接引爆炸药。[3]

发展历史

在1818年英国爱格发明了原始的铜火帽(简帽),其中装有含氯酸盐的物质,用枪击锤的尖端,击发即可爆炸。从1831年起,火帽装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雷汞,但在十九世纪末已部分地被叠氮化铅所代替。从1831年起,黑火药是借助于卑氏导火索的火花使其发火。[4]
1866年瑞典诺贝尔(A.Nobel)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5]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2]诺贝尔发明的火雷管,解决了矿用炸药的起爆难题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5]1867年,诺贝尔获得创世纪的发明“诺贝尔点火器”专利。同年,诺贝尔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6]1876年斯密司(H.J.Smith)发明了电雷管,大大提高了雷管使用的安全性。1895 年他又发明延期电雷管,为分段爆破和提高爆破效果创造了条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