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白玉县隶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系藏语译音,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白玉县处甘孜州西部,东邻新龙县,南倚巴塘、理塘两县,西隔金沙江与西藏贡觉江达两县相望,北接甘孜、德格两县。白玉县属横断山脉北段,金沙江上游东岸,沙鲁里山西坡,位于北纬30°22'~31°40',东经98°36'~99°56'之间。白玉县地貌由西部的高山峡谷逐步向东过渡到丘陵高原区,境内平均海拔3500米。白玉县属大陆性高原型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0℃,年均降水量626.6毫米,具有日照充足、干湿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等特点。截至2021年,白玉县幅员面积10591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常住人口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万,农村人口4.5万,白玉县居住着汉、藏等15个民族。白玉县距州府康定622公里,距省会成都998公里。[1][2]
白玉县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即有人类活动。白玉县在东汉是白狼国夷地,隋为附国所属婢药部落,唐隶吐蕃,宋属岭国。元初,白玉县归附中央王朝,在沙马乡置“亦思马儿甘万户府”(史称“萨玛王朝”),在河坡乡设“奔不儿亦思刚百姓”,建立土司制度。明袭元制,在昌台设招讨司,白玉县属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崇祯十二年(1639年)后,白玉县为德格土司辖区。清末改土归流,于宣统元年(1909年)置麻陇设置局,宣统二年(1910年)改置白玉州。民国2年(1913年)改称白玉县,隶属川边特别行政区。民国7年(1918年),白玉县被藏军占领后划属西藏,历时14年。民国21年(1932年),白玉县归属西康。1955年,白玉县属甘孜藏族自治州[1][2]
2018年,白玉县获得“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3]2020年,白玉县经四川省人民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县。[4]

历史沿革

东汉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lóng]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