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论

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所著的哲学长诗
《物性论》(拉丁语:De Rerum Natura英语On the Nature of Things[b]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Titus Lucretius Carus,约公元前94-前44年)[a]所著的哲学长诗,文艺复兴时期(1417年)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Poggio)重新发现并开始流传,首印本于1473年出现。该著作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原子论无神论思想,是古罗马哲学最重要的文本之一。[5][3][6]
《物性论》全书共六卷,长达7400余行,用六音步诗体,无脚韵,[1]以歌颂、赞扬爱神维纳斯为始,以公元前430年雅典大疫为终。六卷均由序诗和正文组成,序诗叙述本卷主题,表明写作意图,1卷、3卷、5卷以及6卷兼有对伊壁鸠鲁的热情赞颂,正文则对主题展开论述。[7]从内容来说,《物性论》可被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卷,主要讨论了原子论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第一卷研究宇宙的终极构成物(本原),提出宇宙由在无限空间中运动的无数原子构成,主要讨论了原子与虚空的存在、原子的性质以及宇宙的无限性等问题;第二卷主要讨论原子的运动和形态、原子在事物中的结合以及无数世界的理论。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卷,主要论述灵魂问题,其中第三卷主要讨论灵魂的本性及其生灭,包括灵魂与心灵的区别、灵魂可朽等问题;第四卷主要讨论感觉与思想的心理、生理机制。第三部分为第五、六卷,着重解释人类所处的世界,其中第五卷主要讨论世界及其形成、天文现象、生命与文明的起源;第六卷则主要从原子论出发解释各种不寻常的自然现象。[8][1]
《物性论》中的无神论思想使得否定宗教根基的伊壁鸠鲁哲学在罗马时代颇有影响,成为基督教传入罗马帝国的主要对手,[9]其还推动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19-20世纪的思想论战,格林布拉特[c]认为,正是《物性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见天日开启了西方文明走向现代的序幕,进而改变了全人类的历史。[10]众多学者都将《物性论》看作重要的精神资源,与其中的宗教、科学思想展开对话,并将其影响拓展到了政治伦理等领域。在自然科学领域,解释世界方面的成功逐渐使上帝成为多余的假设,更激烈的对宗教制度乃至旧政治体系的批判应运而生。19世纪时,《物性论》和达尔文《物种起源》成为宗教争论的象征,与此同时,原子论逐渐赢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可。20世纪时,精致化的原子论已经获得了全面胜利,学术界转而更关注卢克莱修的哲学思想。[11]在哲学领域,《物性论》中的伊比鸠鲁认识论为后来的经验主义开启了先河,其原子论也与德国早期唯物主义关系密切,为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巩固了基础,使其成为了与西方主流唯心主义哲学对立的另一极。在政治学领域,《物性论》也引发了后世持久的兴趣,西方政治学的许多重要思想都可以追溯至此,如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的思想。[12]在文学上,《物性论》集古希腊科学说教诗之大成,塑造了此后两千年的西方说教诗传统,也为后续的西方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范本以及创作意象[13][14]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评价道:“在所有古代人中,卢克莱修是唯一理解了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人,在他那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较为深刻的阐述。”[15]

书名释义

《物性论》的拉丁语标题为De Rerum Natura,其中de是介词,表示后面的是论题,rerum指由万物构成的宇宙总体或者它的部分,natura意义较为复杂,大致包含“出生”(本义)、“发展”、“总体秩序”以及“物质”、“性质”等义,但是rerum natura组合中的natura并没有“性质”的意思,作为一个完整的短语,rerum natura基本等同于“宇宙”、“自然”或“世界”(在卢克莱修的语汇里指宇宙的某个部分,尤其是可以被人感知的部分)。拉丁语De Rerum Natura对应希腊语中的περτφνσεωζ,即《论自然》。希腊自然哲学家们经常在著述中使用这样的书名,伊壁鸠鲁也写过《论自然》,不过只有存目,原书已逸失;卢克莱修尊敬的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也曾写过同名的科学长诗。这里的“自然”可以译为“本性”,卢克莱修这本书也可以译为《论自然》或“万物的本性”。[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