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刚

历任刑部侍郎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今福建顺昌元坑镇)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经历

宣和初年,从漳州司录授国子录,提升监察御史。当时蔡京掌权,廖刚论奏无所顾忌。因双亲年老要求补授地方官,出朝为兴化军知军。钦宗即位,以右正言召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置行宫于临安(今杭州市),廖刚上书说:“国不可一日无兵,兵不可一日无食,今诸将之兵备江淮,不知几万,初无储蓄,日待哺于东南之转饷,浙民已困,欲救此患,莫若屯田。”他建议利用驻军和鼓励农民垦荒种田,以发展江南经济。高宗对他的建议很重视,下令在全国推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东南老百姓的负担,并安置了一部分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劳力,有力地发展了生产,提高了百姓生活水平。绍兴五年,天下大旱,许多农田颗粒无收,灾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可灾区官吏无视百姓灾苦,廖刚感到“深为可骇”,他请求皇上马上下旨,要求灾区官吏“宽其赋税,尽发仓[lǐn]”,并尽快与民间大户联系,要求“量地远近,通融救济”;对于粮贩子令其不得囤积居奇;灾情轻的地区要支援灾情重的地方;对于朝廷所拨的救灾粮,地方官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克扣,保证发放到灾民手中。
父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授工部员外[láng],因母亲有病推辞不受。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人听廖刚的命令。廖刚告知跟随盗贼的人回来就业,接着其它盗贼进入顺昌,路监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被召为吏部员外郎,进言说:“古代天子都有自己的兵将,用来防备意外,增强君主的威势。希望考核旧制,挑选精锐为亲兵,平常作为防御,行动时作为中军,这是强干弱枝之法。”又进谏说:“国家艰难已达到顶点,现在正要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不是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营建建康,亲率六军前往作为固守的计策。以杜绝金人有攻占的想法。”母亲去世服丧,服丧期满,重新为给事中。廖刚进谏说:“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军队,军队不能一天没有粮食。现在众将的军队防守江、淮,不知几万人,开始没有储蓄,每天等待东南运来的粮饷开饭,浙民已经贫乏,想除去这个忧患不如屯田。”于是献上三说,将校有能射猎耕种的,应当给予优厚的奖赏,每耕田一顷,给他升一级武阶;百姓愿意耕种的,借给他们粮种,用租赋偿还。皇上命令都督府安排这件事。当时朝廷追究章敦蔡卞误国之罪,追贬他们,又下诏子孙不得在朝中做官。到这时章杰从崇道观任婺州知州,章仅从太府丞提举江东茶监事。廖刚密封交还诏书,认为这样做,以什么来表示惩戒,于是一并给与祠禄官。当时徽宗已经去世,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领群臣遥拜洲圣,廖刚进谏说:“礼有厚薄,哥哥为君就用君礼对他,自己为国君以兄长之礼待他就可以了。希望抑制圣心,只要逢年过节在内廷行家人礼就可以了。”郑亿年因与秦桧关系而得到美官,廖刚上疏明显揭发他的恶行,秦桧恨廖刚。金人背叛盟约,廖刚请求起用德高望重的旧相,安排到近藩,秦桧知道后说:“这是想把我放到什么地方呢?”改授工部尚书,而以王次翁御史中丞。当初,边报到时,从官聚集在都堂,廖刚对郑亿年说:“你用百口保金人,现在金人已经背叛盟约,有什么面目还待在朝廷呢?”郑亿年为祠禄官而离朝。廖刚第二年退休,绍兴十三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