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海

清代金石学家、藏书家
刘喜海(1793年-1852年),字燕庭,又字吉甫,别号三巴子,山东诸城人。他是清代金石学家、古泉学家和藏书家。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刘喜海成为举人。他出生于山东诸城县,祖籍江南省砀山县。刘喜海擅长鉴赏金石,著作丰富,包括《海东金石苑补遗》《古泉汇考》和《三巴金石苑》。[1]

人物简介

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官汀州太守。善鉴赏金石,著海东金石苑补遗,光绪七年(一八八一)成书。《艺林年鉴、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清代金石学家。字燕庭。山东诸城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卒于咸丰二年。
刘氏曾在陕西四川等地作官,获得关中所出的周代铜器、秦诏版、汉封泥新莽十布、唐善业泥等物;在四川则收集到宋代的多种铜钱和保存于巴蜀的历代碑刻拓本。其中有些为前人所未见。他所得的古器物和拓本之多,在清代后期是不多见的。他曾打算利用自己藏品中的5000余种金石拓片来编集一部几百卷的金石苑,但因卷[zhì]太多,未能编成,只将其中一小部分编为未分卷的《金石苑》。该书著录了保存于四川的汉至唐、宋的碑刻等物,书中的碑刻、器物,多绘出缩小的图形,刻文按原来的款式、书体摹写。这种著录古代石刻文字的方法,是比较科学的。他又用自己藏品中的4000多种钱币拓片,编集一部一百零一卷的《古泉苑》,但仅将拓本分类排出而止。他在世时刊行的著述还有《苍玉洞宋人题名》一卷,《清爱堂家藏钟鼎器款识法帖》一卷,《嘉荫论泉截句》一卷到清末民初,后人把他的《长安获古编》、《海东金石苑》两稿刻印成书。其中《海东金石苑》专著录朝鲜古代的碑刻资料。今北京图书馆还藏有他的一些稿本,其中有《洛阳存古录》三十二卷、《古汇编》七十卷、《昭陵复古录》十卷、《鼓山题名》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