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三

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诗人、翻译家
萧三(1896年10月10日—1983年2月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的萧家冲。原名植蕃,字或号子[zhāng],派名克森,曾用名埃弥·肖、爱梅、天光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诗人、翻译家。[1][5][2]是第一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中国人和第一批把《国际歌》译为中文的翻译者。[11][12]
萧三1910年在湘乡县(今湘乡市)东山小学和毛泽东同学,1914年3月后一起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求学,并和毛泽东、蔡和森等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为毛泽东主办的《湘江评论》撰稿。[1]1922年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加入赵世炎、周恩来等组织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同年经胡志明等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2][1][13]1923年在莫斯科和陈乔年成为第一批把《国际歌》译为中文的翻译者。[1][12]1924年回国后在湖南张家口上海等地做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13][2]1934年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会议,并参加苏联作家协会工作,在此期间通过大量文学作品向全世界宣传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宣传鲁迅和中国左翼文学,介绍土地革命及其领袖人物,是第一个为毛泽东写传的中国人。[1][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第一、第二、第三届委员等职务。[1]萧三一生经历五段婚姻,涉及四位妻子。[6]1983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1][6]
萧三在文学创作中采取直抒胸臆的写法,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中国革命发声。[14][15][16]主要著作有诗集:《和平之歌》《友谊之路》。[4]译著:剧本《马门教授》《新木马计》《光荣》《前线》以及《列宁论文化与艺术》。[2][17]传记:《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等。[2]文学论著:《高尔基的美学观》。[2]主编的诗集《革命民歌》《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也流传甚广。[2][18]萧三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务,为国际和平和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