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花杉

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
穗花杉(拉丁学名:Amentotaxus argotaenia(Hance)Pilger)是红豆杉科穗花杉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树皮灰褐色或淡红褐色,裂成片状脱落。叶基部扭转成两列,条状披针形,直或微弯镰状,长3-11厘米,宽6-11毫米。雄球花穗1-3(多为2)穗,长5-6.5厘米。种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鲜红色,长2-2.5厘米,直径约1.3厘米。
木材材质细密,可供雕刻、器具、农具及细木加工等用。叶常绿,上面深绿色,下面有明显的白色气孔带,种子熟时假种皮红色、下垂,极美观,可作庭园树。根、树皮入药,能止痛、生肌,对于跌打损伤和骨折很有疗效;其种子入药,有消积驱虫之功效。

植物学史

穗花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自它被发现以来,植物学者对于它的分类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穗花杉最早是英国人汉斯(Hance)在1883年定名发表,他将该种置于罗汉松属(Podoc rpus)内。1903年皮尔格(Pilger)发现穗花杉具有复合小抱子叶球之后,将它转入三尖杉属Cephalotaxus),称为三尖杉属(Cephalotaxusargotaenia)。此后,1916年皮尔格(Pilger)考虑到穗花杉雄花序为很长的穗状花序而将它单独建立成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的一个属穗花杉属Amentotaxus)时,将穗花杉作为穗花杉属的模式种(拉丁名Amentotaxus为穗状花序之意)。1931年,日本学者工藤和山本观察穗花杉的雌、雄花生殖器官的形态特征后认为它不应放在三尖杉科而应成立新科——穗花杉科(Amentotaxaceae)或是作为红豆杉科Taxaceae)的一个亚科或族。1932年,小泉(Koidzumi)认为穗花杉属和三尖杉属有联系,主张把红豆杉科和三尖杉科均降至亚科地位并置于同一科内门。1948年,布赫霍尔茨(Buchholz)发表论文支持皮尔格(Pilger)的观点,把穗花杉属三尖杉置于三尖杉科。1950年,贾钦(Janchen)根据穗花杉大小孢子叶球、小孢子囊柄和胚珠特点,把穗花杉属和榧树属Toneya)置于红豆杉科榧树族(Torreyeae)中。1951年,福因(Foin)依据三尖杉属和穗花杉属间的大孢子叶球和气孔结构上的差异,认为应把穗花杉属从三尖杉科移到红豆杉科
中国植物学者从20世纪中期先后从植物形态学、胚胎学、解剖学、孢粉学、植物化学等方面对穗花杉的系统分类地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52年,李惠林根据穗花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某些特点,支持贾钦(Janchen)的观点把穗花杉属榧树属置于红豆杉科榧树族。1969年,耿煊认为:⑴将穗花杉属放在红豆杉科比三尖杉科为好,或者独立成立一个科;⑵红豆杉科与三尖杉科关系密切,而且它们的桥梁可能是通过穗花杉属来过渡的;⑶支持贾钦(Janchen)的把穗花杉属和[fěi]树属置于红豆杉科的榧树族观点。1978年,郑万钩在《中国植物志中将穗花杉属榧树属各自分别成红豆杉科独立的族。1983年,胡玉熹根据穗花杉的解剖结构和胚胎发育的有关特征,主张穗花杉应包括在红豆杉科中,并与榧树属同族;同时穗花杉属又是红豆杉科与三尖杉科之间联系的桥梁。1985年,马忠武认为作为红豆杉科的成员红豆杉属和榧树属都含有双[tóng]特征成分,而穗花杉属未鉴测到此类成分,因而对穗花杉属归于红豆杉科提出怀疑。1986年,席以珍的花粉研究建议将穗花杉属上升为穗花杉科。1993年,管启良等实验发现穗花杉的染色体数目、随体和次缢痕位置均不同于红豆杉科其它属和三尖杉科,而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的某些种接近,赞同汉斯(Hance)将穗花杉属归于罗汉松科。1994年,周[]等根据木材解剖及其超微构造的特征,赞同郑万钧等的观点——将穗花杉属放在红豆杉科,成为独立的族。2000年,周其兴等研究了穗花杉属的核形态,认为穗花杉属同榧属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