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

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立碑刻
《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是一块北魏时期的碑刻。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或《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yǎn]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是北朝时期一块著名的石刻之一。传碑文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永平四年(公元511年)所作。[1][2]
碑有两块,上碑刻于山东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刻于山东掖县(今莱州云峰山[1][2]一碑两刻,形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独特现象。[3]上下碑的内容几乎相同,仅有一些字句稍有差异。上碑有20行,每行50字,字体相比下碑要小。下碑则有51行,每行29字。由于石质坚硬,字迹保存完好。碑文记载了北魏时期的政治官职和南阳文公郑君的事迹。通行的拓本多为下碑,展示了郑道昭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他多用正锋书写,笔画宽大有力,起伏跌宕,变化丰富。在书写中巧妙地运用侧锋取势,既表现出锋芒外射的锐气,又呈现出内含的筋骨之美。方圆结合的字体展现了雄劲有力的气势和肃穆的氛围。融入了篆、分隶草书的笔意,备受龚自珍康有为等学者重视。[1][2][3]
此碑在章法上也别具匠心,落款部分简洁呈点线状,形成了由实到虚的空间关系。碑文刻前已有裂纹,但书刻者巧妙地应用这些裂纹,形成了碑刻的奇异之处,章法上呈现出自然、跌宕的特点,同时充满了野逸和宽博的豪气。《郑文公碑》的奇异之处和理性的笔法,为后来的“新魏体”书法风格奠定了基础。清代学者赵之谦在学习《郑文公碑》时表现得较为出色,成功将[zhòu]隶书北魏碑刻融合,创造出新的书法格局。[3]

碑刻简介

郑道昭先于天柱山刻出《郑文公之碑》后,发现掖县云峰山之东的寒洞山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碑文大体相同。一碑无碑额,一碑碑额正书2行7字“荥阳郑文公之碑”,[4]两碑碑首题“魏故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为区别二碑,称山东平度市天柱山之碑为“上碑”,莱州市云峰山之碑为“下碑”。两碑书风、内容相同,唯上碑字数较少且字体略小于下碑,文字磨灭较甚,因而下碑比上碑更为著名。下碑无撰书人姓名,但其内容为郑道昭赞颂其父郑羲之文,而且字体与郑道昭在云峰、天柱等山题诗、题名的风格如出一手,清代阮元主持山东学政时亲临摹拓,考订为郑道昭作品,学者一般认可。[5]碑后有宋代秦岘等人于政和三年(1113年)的观后题款4行23字,近年,文物部门已筑亭保护。